吳詠梅乃港澳兩地資深曲藝名家,自幼習唱粵曲、南音,為現世能真正把握「師娘腔」之唱家。早年與瞽師劉就、潤心及銀嬌等師娘遊,盡得瞽師、師娘唱「地水南音」之神髓。
四十年代香港粵樂名家邵鐵鴻創作譜子〈流水行雲〉,澳門陳陸平師傅以之撰曲,遂成名曲〈郎歸晚〉。吳詠梅其時年十三,首唱該曲,名噪港澳。邵聞之,專程坐大船赴澳邀吳,並親自拍和,曲罷收吳為徒,然吳未嘗從其學。吳十七歲適蔡氏,相夫教子,絕足菊壇凡廿八年。四十五歲兒女成長,重踏江湖,以樂手身份隱伏於港澳曲藝界,從不公開唱曲。
一九九六年正月間,余參與南音名家甘明超之CD 錄音拍和。其時甘年八十三,稍失神,茫茫不知所向。梅姨開腔相助,帶甘重入記憶,錄音遂成。梅姨數十秒之行腔,勾起余八四年於北愛貝爾發斯特雪夜靜聽潤心南音〈嘆五更〉、銀嬌粵謳〈桃花扇〉錄音之塵封記憶,喜「師娘腔」未亡,梅姨歌聲自此常縈繞心間。二零零五年掌音樂系中國音樂資料館,於杜煥瞽師南音CD推廣活動重遇梅姨,遂力邀。終於二零零八年香港中央圖書館開腔,演唱〈嘆五更〉選段,震動全場,識者欣聞舊調,以為「師娘」再世。澳門資深曲藝家沈秉和適逢其會,聞一更後即長途電話致澳門文化部,謂發現「地水南音」正宗傳人云云。
二零零九年香港藝術節特邀「梅姨」於南蓮園池再唱〈嘆五更〉之三更,落淚者眾。其後澳門電視台特邀吳演唱全本〈嘆五更〉,澳門方曉「梅姨」乃該埠文化瑰寶,「地水南音」傳人。「梅姨」潛藏數十年、久被埋沒的南音藝術方為人認識。二零一二年二月「梅姨」榮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功績狀。
現年八十七,「梅姨」久定居香港,擅粵曲與南音,於揚琴及秦琴等樂器尤為精妙。從粵樂各大名家唱曲奏樂凡七十多年,曾以其秦琴為南音名家甘明超及區均祥拍和,灌錄多張CD。其秦琴拍和之音色純和,彈、挑、輪、撥等技法已臻化境,與唱腔如影隨形,自然妥貼,誠僅存南音高手!余有幸隨尾,乃七年中國音樂資料館生涯之最大得著。中大師生有緣,得聆前世清音!
余少華
二零一二年十月一二日
中大音樂系
Dear Sir/Madame, is it possible to order any of the Dou Wun CDs to Europe?
Dear Magnus, please contact us at ccms@cuhk.edu.hk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