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粵劇:傳承與創造

作者:蔡曙鵬博士

 

 

清末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百姓窮苦貧困。沿海省份人民,為求生存被迫到海外謀生。廣東省的粵籍人士有部份逃離故里下南洋。在吉隆玻等地,他們還成為當地最大族群。新加坡粵籍華人則佔華人總人口當中的百份之十五,僅次於閩南與潮籍華人。2000 年的人口報告書的記錄顯示,新加坡粵籍華人有 385,630 人,比 1990 年的323,270 為多。2000 年的粵籍華人中,22% 是新移民。比閩南(11.8%)與潮籍新移民(12.1%) 高。家庭用語保留自己的方言的族群,也以粵籍人士最高[註1]。從業餘劇社的數量來說,粵\劇劇社數目遠遠超過歌仔戲、潮劇、瓊劇、京劇、越劇[註2]。可以說,粵籍人士比其他族群更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與戲劇藝術。

早在 1824 年,新加坡粵籍華人與客家人就合力在南部離海很近的直落亞逸街道,建立了福德祠。距離閩南人在同一條街於1841 年建的天福宮早十幾年。可以推測,隨著寺廟的建立,粵籍華人很早就請戲班南來酬神演戲。1857年,粵劇伶人已經在俗稱豆腐街的組織了梨園堂[註3]。1887年,第一間以演出廣東戲的戲院梨春園出現了[註4]。梨春園帶來的粵劇商機,催生了20世紀初期另外兩家戲院先後出現在附近。普長春戲院(後改稱慶維平戲院)以演出粵劇為主,班主梅志錦因為有白駒榮、白珊瑚兩位大將為台柱,很快就成為梨春園的競爭對手。慶升平則以聘請福州來的京劇班起家,很快也吸引了大批戲迷。這兩家戲院後在1914至 1918年間被余東旋[註5]收購。余老闆在1927年另建了天演大舞台,直至1938年改為電影院之前,是間專門演出粵劇的大劇院。

在二十世紀的首二、三十年,粵劇與京劇、潮劇、漢劇在新加坡都擁有大量追隨者。商人很快對日益增加的演出需求做出反應,新的演出場所相繼在新建的綜合性遊藝場出現了。唐人街西邊的廣東民路與丹戎巴葛交界處附近有老世界遊藝場,唐人街東北邊的金升路有大世界遊藝場。各有提供粵劇演出的戲院。當時粵劇團一星期在遊藝場演出七天。一齣連臺本戲,通常演三、四天,戲迷天天追看。早在1902 年,八和會館的創始人鄺新華已經錄製了粵劇第一張唱片。但一直到這個時期,隨著留聲機、電唱機、收音機的逐漸普及,粵劇唱片更受歡迎了。當時上海、香港、廣州等地錄製的粵劇黑膠唱片,都流傳到南洋來。粵劇唱片的出版與傳播,無疑也為粵劇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942年 2月 15日春節前大除夕那天,日本侵略軍佔領了新加坡,將新加坡易名為“昭南島”。新加坡人民此後三年半陷入悲慘的深淵。粵劇團體曇花鏡影慈善劇社因為曾經極參與抗日義演活動,日軍入侵後,該社名譽社長梅啟康、副社長謝叔文、徐兆湘、賴招贊等先後在檢證時遇難或失蹤。和其他京劇、潮劇社一樣,社務被迫停頓。但為了粉飾太平,宣傳“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侵略軍成立了專門管轄演出的部門,讓戲班在遊藝場、戲園繼續演出,指令演出者需將首兩排貴賓座位保留為“軍御用”。當時在唐人街內的南天酒樓,便有新青年粵劇和新華年粵劇演出。新華年粵劇團也在新世界遊藝場演出,而萬年青劇團則以在大世界為基地。當時粵劇名演員包括文武生陳燕棠、艷旦劉麗荷、男旦李翠芳等等在那戰亂時代仍舊粉墨登場。

五十年代是新加坡戲曲的黃金時代。潮劇戲班人氣極旺,瓊劇界出現了一些新劇團(明天劇團、瓊聯友劇團、瓊南劇團、瓊聯華劇團、瓊聯聲劇團等相繼成立),粵劇也擁有自己的觀眾群,幾乎每個遊藝場都至少會有一班粵劇長期演出。不過由於當地一些名伶經過戰亂的煎熬,和平時渴望回鄉探親,回去後便留在國內。戲班只好邀請香港的粵劇演員來補充。當時遊藝場的大老闆邵氏公司,便邀請了一些粵劇班南來。最早造成轟動的是薛覺先領導的“覺先旅行劇團”。本地粵劇團也各自到香港邀請名角助陣,一時十分熱鬧。加上馬來亞聯邦來的新麗聲粵劇團、艷陽天粵劇團、勝利粵劇團、龍鳳粵劇團、雄鷹粵劇團、升平粵劇團、慶豐年粵劇團、鳳來儀粵劇團等等南下,觀劇熱潮一波接一波緊緊相連。來自香港的關德興、石燕子、葉少棠、余麗珍、新馬師曾、葉昆侖、白玉堂、靚少風、秦小梨等,也都曾風光一時。五十年代的戲曲電影也是鑄成這個黃金時期的關鍵。短短十年內,香港與中國大陸製作了超過500 部粵劇電影。從五十年代芳艷芬、黃千歲、陳錦棠的《董小宛》,馬師曾、紅線女的《宋江怒殺閻婆惜》,羅艷卿、羅劍郎、鄭碧影的《白蛇傳》,紫羅蓮、梅綺、張活遊的《寶蓮燈》,余麗珍、羅劍郎、鳳凰女、半日安的《無頭東宮生太子》,鄧碧雲、關德興的《關公月下釋貂蟬》,到芳艷芬、任劍輝、麥炳榮的《火網焚宮十四年》等等,和同時期的其他劇種的戲曲電影,培養了整代的新加坡戲曲觀眾。紅線女的兩部電影《搜書院》和《關漢卿》,帶來了與香港粵劇電影的不同風格,叫人耳目一新。

六十年代,香港粵劇電影與粵語片,在新加坡廣受歡迎。特別是 1963年新加坡開始有黑白電視後,香港粵劇電影及粵語片源源不斷出現在電視螢光幕,粵籍觀眾追看外,非粵籍人士也很喜歡這些節目。因此,六十年代許多從香港來的粵劇團,能有可觀的票房成績。例如 1966年新馬師曾、吳君麗領銜的香港新馬粵劇團,從 1月 1日演出至 28日,在國家劇場與繁華世界體育館演出,盛況空前。次年 10月28日至 11月 13日,麥炳榮、羅艷卿、靚次伯、任冰兒等領銜的大龍鳳粵劇團,在國家劇場盛大公演,再次掀起看香港粵劇的熱潮。更重要的是當時擔任國防部長的吳慶瑞博士,提出了要在他擔任國會議員的牛車水選區內,建立一個專門推動地方戲曲活動的劇場。吳部長高瞻遠矚的建議,獲得民眾熱烈響應。同年國防部也發動民眾慷慨解囊,捐錢給剛設立的國防基金。因此,接下來幾年,有許多粵劇團體的演出,都是為牛車水大舞臺和國防基金義演的。例如 1968年 7月金龍粵劇團邀請梁寶珠、白秋心、高麗、文少群等十二位香港名伶在國家劇場義演。同一年內,為國防基金義演的還有中和互助會的《百萬軍中尋妹婿》、白雪仙和任劍輝隨《李後主》的登台演出、全新加坡粵屬社團聯合演出的《粵劇之夜》、八和會館的《六國大封相》和《王寶釧》。為牛車水露天劇場義演的演出就更多了。但這個時期表現最特出的無疑是岡州會館粵劇組。從1968年在國家劇場演出`改良粵劇'由黃仕英、周柏雄改編的《新白蛇傳》大獲成功開始,岡州會館粵劇組很快就成為那個時期粵劇界的領軍團隊。不但演出數量很快攀升至全國第一,岡州會館粵劇組於 1973年還組織55人的劇團到香港演出《帝女花》和《新白蛇傳》。新加坡電視台也在同年將該劇組的《帝女花》和《洛神》拍成電視粵劇。

 

儘管在 1969年開始啟用的牛車水人民劇場是個簡陋的露天舞台,它很快的成為當時粵劇演出的集中點。管理層意識到有為它添磚加瓦的必要性,很快就有了修建的計畫。多個本地與來訪的香港粵劇團也主動為牛車水人民劇場義演。1974年人民劇場修建後,雖有了較好的燈光與音響設備,但不能滿足欣賞水平日益提升的觀眾。四年後人民劇場進行重建,1979年中終於如期完成計畫。並在翌年 3月 21日至4月 18日,邀請紅線女擔任藝術指導的廣州粵劇團作盛大演出。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繼國家劇場信託局在 1979年末邀請廣東潮劇院之後的一個來自中國的戲曲團體。人民劇場一時萬人空巷,佳評如湧。在七十年代看了許多香港粵劇的觀眾來說,廣州粵劇團的《搜書院》、《寶蓮燈》、《夜戰馬超》、《打神》、《春草闖堂》等劇目不論是表演風格或編導手法,都感到十分新鮮。之後,人民劇場多次主辦廣東省、市粵劇團(如佛山粵劇團、深圳粵劇團、湛江粵劇團)的演出,掀起八十年代觀賞粵劇熱潮。各團台柱也與本地粵劇社活躍份子結下深厚友誼。

在八十年代異軍突起的敦煌劇坊,由 70年代活躍於岡州會館的胡桂馨、黃仕英等人發起創辦,成為當時粵劇活動的最重要推手。在促進中、新戲曲交流、推廣粵劇、提高演出質量、吸引人才與觀眾等多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幾位當年敦煌劇坊的主要演員,有些後來成立了粵劇團體。例如徐應就的徐家班戲曲藝術團、亦盧眉樺的丹戎巴葛民眾俱樂部粵劇團、龔耀祥的劇藝之家,繼續傳薪火。

目前,新加坡的粵劇班、粵曲社的活動非常多。整體狀況比 90年代的更多。歸納起來,是因為有以下有利條件的出現:

 

一) 歷史使命意識:新加坡歷史悠久的粵劇團體如岡州會館、東安會館、八和會館,每一代領導人都以傳薪火為己任,不斷拓寬進取道路,培養接班人。資深粵劇工作者如朱敬芬、朱少芬等,數十年鍥而不捨,努力不懈。

 

二) 教學水平提高:從 90年代初開始,來自中國的受過專業訓練的粵劇演員、樂師開始在新加坡開辦授課。最先邀請來的教師南來的是敦煌劇坊。或做短期教學、或為劇團排戲,當時吸引了不少希望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粵劇迷。之後,有不同專業人士移居本地,或在社團教學一段時間後,另起爐灶。例如胡雪儀、程福珠、丘永基等,都在教唱粵劇粵曲。

三) 戲劇交流頻繁:中、新兩國 1990年建交後,兩國文化交流更為密集。粵劇愛好者前往廣東省學習與演出,都很方便。與港澳的交流也不少。南來演出講課、參加研討會的行家、學者日增。

四) 專業人士建團:來自廣州與香港的知名演員在新加坡定居後,不論辦課程或組織演出,十分專業。原廣東粵劇院的淩東明于1999年成立的新明星粵劇中心,短短的十二年內,組織了近百個演出活動,廣受歡迎,影響深遠。香港來的名優前有文少群孜孜不倦默默耕耘,後有楚雲玉梨園播種,為獅城粵劇增添光彩。陳小銳領導的專門為粵劇愛好者教唱與伴唱的樂隊,對推廣粵劇粵曲也起很大的功能。

五) 名伶票友同台:多年來票友邀請粵、港、澳名家同台演出,得益不少。例如新明星粵劇中心就曾經邀請廣東粵劇院當家文武生林家寶、師承陳小漢的李敏華、出身梨園世家的李秋元、曲藝名家梁玉嶸、廣州粵劇院文武生黎駿聲、廣州粵劇界後起之秀白慶賢等人,和票友合唱或合演。票友們技藝得以精進,票房也更為理想,其樂融融。最難得是這些票友,他們不離不棄,數十年如一日學戲演戲,盡心盡力。例如郭小玉、李瑞霞等等,都有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可貴精神。

六) 創意粵劇演出:從敦煌劇坊的英語、馬來語粵劇到劉滿鑽編寫的時裝粵劇,都很
有探索性意義,引進了一些原本沒有接觸粵劇的新觀眾。

七) 人民協會支持:人民協會屬下的民眾俱樂部,給廣大粵劇愛好者提供良好的活動空間。例如黃美玲領導的友諾士民眾俱樂部粵劇團、黃莉莉領導的哥南亞逸民眾俱樂部粵劇團等,經營二十年左右,很有群眾基礎。

八) 文化政策調整:為民間團體提供部分演出經費的國家藝術理事會過去被批評為過於側重贊助扶持現代舞蹈與戲劇。2011年後,終於另設資助‘傳統藝術’的專項資助經費。有助今後粵劇等戲曲團體的活動。

九) 熱心人士支持:一些事業有成的熱心人,默默在背後出錢出力,籌款或贊助,幫助業餘團體解決了經費方面的難題。

 

因為有一大群不斷參加文化接力賽的有心人,粵劇21世紀於新加坡,薪火相傳,歌聲不絕。

 

劇藝之家.

 

新加坡新明星粵劇中心於 2009年 4月於牛車水人民劇場主辦「劍影仙韻扶慈懷:任白
戲寶粵劇慈善晚會」,為新加坡慈懷護理籌募醫療基金。謝幕時,中心藝術總監淩東
明老師(左三)與晚會主賓(左四)- 時任新加坡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政務部長符
喜泉女士以及慈懷護理高層負責人合影。照片中亦包括應邀參演的中港粵劇名家謝國
璋、鄭詠梅、梁耀安與麥玉清。

《抗金兵之計議》
韓世忠:胡慧芳(藍衣者);梁紅玉:陸艷芬(紅衣者)。

 

 

發表留言

zh_HKChinese

Discover more from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中國音樂研究中心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

滾動到頂部